图书行业发展分析 2018年上半年中国图书行业取得骄人成绩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9-18 阅读:
在我国入世以前,国外的出版企业就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市场,并且在对市场的占有程度日渐增多,它们通过我国的下游市场逐步渗透到上游市场。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日渐深入,国外出版企业进入我国市场的限制逐渐放宽,我国出版行业在对待国外出版资本的流入上也逐渐实现了全面开放。一些出版巨头如贝塔斯曼在我国的北京、上海、辽宁、广州等各大城市成立了一些实业公司,不仅如此,中国网上图书城及音像零售的一些控股权都被全球最大的亚马逊公司买断。同时,国外的一些规模较大的出版企业也正试图拓展中国的图书出版市场。由于国外的出版巨头拥有丰厚的资金支持和强大的技术支持,以及有着较高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的出版行业造成冲击。
(3)传统图书缺乏新兴受众,是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巨大瓶颈
“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特别是以手机、平板等数字终端更新换代的时间大幅度的缩短。掌握软件开发技术的开发者们,以此为契机,不断开发供年轻人阅读的App,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群体,本来就生活在数字技术发展较快的时期,不但对手机等产品感兴趣,而且以手机为代表的产品中含有大量吸引他们的软件,比如有些90、00后喜欢阅读小说,他们会在手机等数字终端上下载大量的小说来供自己阅读。而且,为了紧跟时代潮流,一向对传统图书情有独钟的受众们,也会不断地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也就是说,对数字终端的青睐由于新兴受众的不断增加,及对传统图书依赖的老用户在不断改变自身喜好以适应新兴媒体需要,也是造成传统图书出版行业发展困难的又一难题。
3、新媒体视域下传统图书出版发行的应对策略
随着新兴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逐步与传统的媒体电视、报纸、广播结合起来。各种图书、论坛、小说网站与新兴的终端微信、微博等实现了新的结合,推动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兴产业浸入图书市场,促使传统的图书出版发生了剧烈的转变。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传统图书出版产业更应当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勇于创新,敢于迎接挑战,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应对之策。
(1)运用发展的眼光准确掌握市场需求
传统条件下,图书的出版工作在把握受众需求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比如说,为了掌握读者对图书种类的需求,以及对图书质量的评价等问题,一般情况下,编辑都会通过以往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读者进行访问。但是,这种方式在新媒体技术广泛发展的条件下,显然已经落后。这种方式存在着信息获取的滞后性、盲目性等缺点,因而,不能准确及时掌握读者的兴趣爱好及要求,图书出版的效率得不到提高。如何高效把握市场信息,提高图书出版效率?在新媒体时代,信息量大,分布广泛,仅仅依靠传统的技术人才进行定量分析是完全不够的,必须依靠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承载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包括资讯、微博、论坛、社区在内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越的条件对其进行各类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在全面获取了信息之后,利用当代语义分析技术对其所包含的与读者阅读需求有关的信息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取读者的兴趣、爱好、习惯等,有针对性地使图书出版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