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行业发展分析 2018年上半年中国图书行业取得骄人成绩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9-18 阅读:
1、新媒体视域下传统图书出版发行的机遇
随着新媒体终端发展的多元化,手机、平板、电脑承载着多种多样的信息阅读器,这些阅读器甚至包含了多种多样的传统纸质书籍,甚至一些古典文献都能够通过电子设备的扫描进入网络终端,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在迎合了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同时,也给作为知识与文化结合体的传统纸质图书,特别是一些古典文献的出版发行带来了机遇
(1)传统经典实体留世是图书出版发行的必要条件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古典文化传统。中国古代每经历一个时期,都产生了重要的优秀文化。从文字的塑造到各种古代的发明,从《诗经》《楚辞》到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凝聚着中华大地上智者们无与伦比的思想与智慧。他们的思想不仅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各个时期,也应当存在于中国现代社会中,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遗余力的保护与收藏。实际上,我国对于中国古代典籍的保护是非常重视的,中国不仅仅拥有多个蕴藏中国古代典籍的书库如文明世界的四大书院、四大藏书库等,当然也包括全国各地高校的图书馆,有些高校图书馆规模及藏典籍数量甚至成为全国独具规模的图书馆。因此不仅要保护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视域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2)传统图书具有新兴媒体终端数字图书不可替代的功能
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确实给人们阅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然而,以手机、平板为代表的阅读终端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时,也使人们的日常阅读存在着难以估量的危机。数字化确实使翻读传统纸质书籍的时间缩短了,可以实现跳跃式的阅读,在速度上确实加快了,数量上看似阅读的数目增加了,但是从更深层次考虑,快速的阅读虽然缩短了阅读的时间,阅读的质量不一定提高;跳跃式的阅读,容易使一些隐藏式的重点遗漏;在跳跃式阅读时,人的大脑会是一种加速运转的状态,使人们思考的时间相对缩短,那么在阅读一篇相对高质量的文章时,会使人们对行文逻辑缺乏一个深度的认知与思考,很难实现发散性思维。此外,数字化的期刊杂志无法使我们在查阅文献时给出一个相对准确的出处,一些电子版的古籍,在扫描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字迹的不清晰,页码的错乱等一些人为因素,特别是在做学术研究时,如果没有查阅纸质版的书籍,只是看一些电子扫描版,就很难做到学术严谨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人们还是不能完全脱离传统图书,传统图书具有数字图书不可替代的功能。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