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改编电影的春天要来了吗?
编辑:佚名 来源:新浪动漫 更新于:2016-6-28 阅读:
也就是说,如果将《魔兽》列为现阶段游戏改编电影的天花板作品,那么它对目前这两个本土游戏项目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借鉴意义。《魔兽》的意义,很可能只是一个PPT上可以让人大脑皮层兴奋起来的词汇而已。
正在摸索期的“影游联动”
如果单纯以商业回报来说,同等量级前提下,电影的回报率显然远不如游戏。不过,电影能吸引的关注度和对社会各层面的影响度,却是游戏不能比拟的。这也是为什么,尽管绝大多数游戏改编电影都难以产出佳作,仍然有前赴后继的参与者。
影游单向联动时代:同一IP下,影视、游戏割裂存在
“影游联动”是如今泛娱乐领域最为火热的概念之一,也是当下游戏与影视公司不约而同选择的一条出路。《魔兽》内地票房的成功,以及目前各家公司纷纷推进的游改影视项目,足以说明游戏IP影视化已成为中国影视投资的一个新的风口。
相对于正处在探寻期的游戏改电影,“影游联动”的另一种更常见模式,则是将影视作品反向改编成游戏。其中最为成功的例子就是“小黄人”系列。2014年,电影《神偷奶爸2》上映前后,名为《神偷奶爸:小黄人快跑》的手机跑酷游戏的全球下载量达到5.5亿次,光中国用户的下载量就达到了2.4亿次。去年,电视剧《花千骨》的同名手游下载量成绩不俗,《琅琊榜》手游的相继推出,也让业内人士重新认识到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
不过,对于目前大多数影视配套手游来说,服务影视作品宣传才是其意义所在。制片方往往将手游开发匆匆委托给一家游戏团队,同一IP下的游戏和影视作品是割裂存在的。而配套手游本身的更新频率、内容设计和制作水平也很难和业内的精品游戏抗衡。在影视剧下线后,该手游的热度也基本上宣告完结,像去年暑期档的“爆款”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配套手游,就没能复制电影的辉煌。
影游复合联动时代:同一IP下,开发全产业链泛娱乐产品
面临影游联动目前的困局,业内人士正在探索另一条让影视和游戏协同发挥最大效应的道路——将IP的单向改编,转化为以IP为主导的全产业链开发。
网易影视副总经理刘国男指出,游戏业内人士在理解游戏和电影两种不同形式的直接差异后,也在转换思路:“单独靠一部电影,其实很难对一个游戏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它的播放周期太短了。可是,单独靠一个游戏IP,就算它生命周期很长,也很难推动它成为电影。玩家很难因为上个月火的电影,去玩上个月推出的电影游戏。一定要游戏、网文、网剧、电视剧、电影联动着来,形成产品的系列化规模。但能够真正适合系列化生产的IP其实很少,这需要影视方面和游戏方面的团队一同花心思,把它做透。”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