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改编电影的春天要来了吗?
编辑:佚名 来源:新浪动漫 更新于:2016-6-28 阅读:
纵观这些游戏改编电影,全部出自全球范围内的顶级大IP,认知度及粉丝基础均为上等,但挑剔的北美游戏玩家和观众并没有为此买账。究其原因,一方面受限于当时电影特效的技术水平,游戏中炫酷的场景在被搬上大银幕后变得粗糙简陋;另一方面,剧情过于薄弱是游戏改编电影永恒的致命伤。根据IMDB评分,这些游戏改编电影里得分最高的是2002年《生化危机》的6.7分,最低是2003年《死亡之屋》的2分。
一大波中国游戏正在走上大银幕
尽管游戏改编电影在好莱坞声势不振,但在中国市场上,则有另一番景况。近两年,中国的游戏公司已经逐渐开始布局自己的影视项目,以腾讯、网易、巨人等为代表的游戏业巨头以及一些中小型游戏公司,已经开始成立影视公司,着手打造自己旗下的游戏IP产业链。另一方面,像光线、华谊等传统影视业巨头也在积极向游戏公司抛出橄榄枝,或收购或注资。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游戏改编电影的春天要来了吗?
小屏入手,走中国特色的游戏改编之路
和好莱坞不同的是,中国的游戏影视改编道路率先从小荧屏入手。
《仙剑》电视剧曾捧红一众青春偶像
时至今日,2007年上星播出的古装偶像剧《仙剑奇侠传》都还是一代年轻人的青春回忆。该剧让胡歌、刘亦菲、安以轩、彭于晏等人气偶像一时风头无两。
这部偶像剧正是改编自中国经典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这款以中国古代神话为背景的角色扮演类游戏,自95年推出后就受到中国玩家大力追捧。《仙剑》电视剧的播出不仅培养出一众青春偶像,更直接拉动了游戏的销量。当年推出的《仙剑4》一度创下周销量超过30万套的记录。
可以说,《仙剑》系列是国内影游互动最早的成功案例。随着IP浪潮兴起,《轩辕剑》、《古剑奇谭》等单机游戏也被改编为热播电视剧。然而在一窝蜂追逐“IP”的当下,再想复制《仙剑》系列的成功盛况,已经很难。
别忽视儿童动画,这才是高性价比的保障
而真正在中国大银幕上一马当先的,则当属儿童动画电影。
在中国,动画和游戏总是天然地和浅显、低幼等印象联系在一起。虽然这种刻板印象未必合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儿童是游戏和动画的巨大潜在客户。随着儿童游戏行业的发展,制片商也瞄准了这片市场,数款面向低龄观众的游戏纷纷被改编为适合儿童的动画电影。
以《洛克王国》系列和《摩尔庄园》系列为例,这两款游戏均是针对7-14岁儿童开发的点卡道具类网页游戏。从2011年开始,它们均开始以平均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大电影。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