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阚宁辉:书店就像饭店一样,主菜没口碑,难获饕餮之徒长期追捧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9-18 阅读:
书店如礁石般屹立在都市喧嚣的声浪里,步入其中,能独享一段悠哉的阅读时光,与网店不同,实体书店是一直会让人产生感动和故事的地方。
如今,书店在现代人生活中的角色也正在发生变化,在售卖书籍的基础上,做了极大的延伸:接入了咖啡、工艺品、讲座等,非书业务日益受到书店的重视,甚至成为实体书店新的经济增长点。书店不再是单纯的书店,还拓展出了艺术、文化,让它最终成为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更加强调公共空间、文化空间甚至社交空间,打造的是一种更时尚的文化环境和社交场景。
所有的衍生品、艺术和生活美学的内容注入,对书店来说都是需要的。“但一家书店最终能够生存下去,一定得靠图书的价值和它举办的有价值的阅读活动。”在“2018成都国际书店论坛”期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阚宁辉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作为资深出版人,他最关注的是图书本身在一家书店最终的命运,“我们希望看到所有的书店,就像一家饭店一样,一桌菜要把最重要的主菜做好,当然点心、饮料也很关键,同样会带来效益。但如果主菜没有真正的口碑,就难以获得饕餮之徒的长期追捧。”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阚宁辉(每经记者 张建摄)
谈创新:打通出版物,从好作品到好产品再到好商品
不止中国,全球图书市场都进入了全新时代,随着传播推广手段的日新月异,一部作品诞生后,会在第一时间抵达目标读者,这是传统出版业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显著变化。
作为内容提供者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第一时间便意识到了时代变化对读者产生的影响。“90后、00后阅读个性化需求的变化是出版业必须作出的应对,出版集团在整个出版和阅读生态巨大变化面前,必须要有新的作为。”阚宁辉认为,中国文化如何跟世界实现全面对接和联动,也是摆在出版人面前的全新课题。
在中国所有出版集团中出版门类最全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0年来首次跻身全国文化企业30强。然而,基于新媒体、互联网带来的传播推广手段和技术的变化,如何将自身优秀产品转化为优势商品?怎样将产品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充到新兴人群,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出版集团?这些难题都促使着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加快展开全新的战略布局。对此,阚宁辉提到了“双轮驱动”,即一手抓内容生产,一手抓文化服务。“把精品生产进行到底,要把阅读推广进行到底。要研究怎样打通出版物,从一个好的作品变成一个好的产品,再变成一个好的商品,形成一个产业链。”阚宁辉希望经过3年到5年的努力,能打造出强大的内容生产生命线和亮丽的阅读风景线。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