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如何构建“互联网+出版社+图书馆”融合发展生态圈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7-24 阅读:

打通数据和技术支撑,区块链技术推进馆社融合发展

总体来看,想要实现与图书馆的融合发展,出版社需要练好内功,为图书馆提供有效的产品是其首要任务。化工社每年出版图书2500种左右,其中,专业类图书1300-1500种,教育类图书800种左右。同时,化工社在全国馆配市场中码洋占有率排在前6位。图书馆市场,尤其是大学图书馆市场,是化工社的重要客户,因此,我们非常重视馆配工作。

基于化工社与图书馆的合作经验,我对社馆的融合发展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打通数据壁垒,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2014年,采编一体馆社融合服务平台由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纳入建设融合采编平台项目中,今年4月14日该平台正式上线。采编一体社馆融合服务平台具备中文编目、全行业、全书目、编目前置、智能采选和纸电一体等六大核心功能,我认为这六大功能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作为供给方,化工社应该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这样才能推动出版社与图书馆的融合发展。

第二,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信息不透明问题。由于出版社、运营商和图书馆三方目前缺少公开透明的数据交换平台,致使信息不流通,图书馆对于出版社的具体产品缺乏清晰的了解。该问题的核心是版权问题,作为出版方,尤其是权利方、作者方非常重视对版权的保护,区块链概念的迅速兴起,为解决行业痛点、部分信息不透明问题提出了技术解决方案。

第三,开发智能产品,解决无效信息问题。每天都有海量信息被生产出来,有时需求方可能只需要精华,可供给方却提供了原料。出版社作为供给方,供给的往往包含很多无效信息,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开发智能知识服务产品,解决数据垃圾,帮助用户快速、精准地在海量资源中找到想要的信息,为其提供简单明了的知识脉络,对用户进行相关知识的引导和拓展服务。

12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