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如何构建“互联网+出版社+图书馆”融合发展生态圈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7-24 阅读:

日前,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出版与图书馆融合发展高端论坛在杭州召开,化学工业出版社(简称“化工社”)社长周伟斌分享了在出版融合背景下,化工社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社馆之间信息不透明等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做法,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

三大经验两项建设,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升级

在推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中,化工社做了颇多努力,为推动自身的产业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化工社成立了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并在数字出版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一些融合发展方面的工作思路和经验可以分享给业界。

第一,制度为魂、标准先行。一方面,根据整个行业的发展特点及要求,化工社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企业标准和转型升级的相关制度,涉及到项目管理、元数据采集加工、资源建设、平台开发等多个环节。另一方面,化工社积极参与行业转型升级标准的制定,先后参与了17项标准审定工作。

第二,资本为本、数据保障。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内容为王”始终是新闻出版业的第一要义,因此化工社始终把内容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努力践行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把内容做深、做细、做透,科学、准确、权威、及时的内容资源是整个运行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融合发展、数字出版也吸引了包括大学图书馆在内的众多客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的发展要求。为保障化工社的持续转型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

一是练好内功,进行出版社知识资源建设。化工社的主要数字产品包括PDF版式电子书、XML EPUB结构化电子书、化工语义关系、化工专业词汇、在线课程三维动画等,丰富的产品为教学研究和文献整理提供了重要资源,同时也为化工行业、科技制造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二是元数据建设。2017年7月,化工社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实现了图书馆数据标准的单证对接,并初步取得了成效。虽然目前在推广上还存在一些障碍,但化工社作为主要参与方之一愿意继续努力去探索实践。

第三,技术为用、平台支撑。化工社一直非常重视内容加工建设,我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了两套平台系统: 一是内部支撑系统。根据自身特点通过定制购买等方式构建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复印出版物、资源管理系统、CNONIX数据采集加工系统、版权资产管理系统、多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等。 二是对外运营平台。为了给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所有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商做好对接服务,化工社构建了自己的电子信息系统,包括三大产品体系和全品类资源发布平台。基于化工社优势特点所建立的智慧星专业服务平台,目前还在试用阶段。CIDP装备制造业平台建成三年,已在向企业、高校等进行推广,有近500家高校在试用,其中60-70家已开始付费使用,该平台获得了高校图书馆和相关领域大型企业的普遍认可。此外,化工社目前还在构建安全在线教育平台和易侧在线教育平台,这两套教育平台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初步完成。

12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