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也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关系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6-12 阅读:

表面上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由技术开发商及互联网企业主导,这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与网络、通信等产业关联紧密有关。但本质上,产业变革与发展是由市场需求与消费者需求所驱动的。新兴的数字出版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数字阅读、网络阅读的需求而产生的,传统出版为了继续生产与发展,势必要迎合与满足消费者对于数字出版的消费需求,从而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技术只是为了迎合出版产业发展,为其发展提供载体,对其产生促进作用。传统出版机构进行出版业务决策时,更多依靠自身的知识、能力与经验;在数字出版时代,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分析与挖掘,为出版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各类技术的应用,构建出商业智能系统,从而提取、综合、分析与挖掘有价值的数据,促进出版行业转型升级。在数字出版产业中,信息与数据成为各大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善的数据资源也成为出版行业发展的巨大推力。在数字出版时代,出版者进行决策时,既需要依托数据资源,也不应忽略自身技能与过往经验。所以,出版者决策时依据的应是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与竞争需求等因素。

就其本质看,数字出版依旧是数字化的内容资源。出版产业的价值在于“内容为王”,内容建设非常重要。《传数辩证》认为数字出版时代,出版企业在做足产品的同时还要做好服务。笔者认为,内容优势无法持续作用时,最后的竞争是服务。但是,《传数辩证》在这一观点的陈述方面仍存在一些偏颇之嫌。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企业的运营模式都应该是内容,这是出版企业的立足之本与生存根基。在数字出版产业中,无论是对内容资源的再加工,还是内容的定制化,都是围绕内容资源的运营模式。为了更好适应数字出版发展,出版企业还需要在管理、营销、品牌方面做足文章。通过对内容资源的整合、加工与开发,出版企业定位为内容集成商,通过技术资源提供价值增值服务。

内容仍是出版的核心

《传数辩证》一文认为数字出版时代,出版企业的核心岗位是产品经理,并非是编辑记者,编辑记者应向产品经理转变,需要具备产品思维与沟通协调能力。笔者不赞同这一观点。即便在数字出版中,内容仍是出版的核心。所以,出版人才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仍是内容生产。

美国资深编辑格罗斯曾提到:出版人才既要精通书籍制作、谈判、促销、广告、销售、新闻发布等,也必须要精通编辑技巧。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在出版技术、出版形式、出版流程、出版模式、营销推广、市场传播等方面均表现出一些不同之处。基于这些变化,数字出版对于出版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在互联网环境中,当下的用户群体略显浮躁,再加上阅读的碎片化特征,用户群体阅读的投入感较传统纸质环境下偏低。许多数字出版物纷纷聚焦眼球效应,或借助一些互联网营销手法来增加点击率,导致所呈现的具体内容与标题或宣传口号不符。在网络阅读情境中,用户的获取成本、转移成本都较低,如内容不符合他们的期望或需求,用户将取消关注或不再打开阅读。

1234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