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善的主题出版
编辑:佚名 来源:人民网 更新于:2018-5-29 阅读:
主题出版,起源其实十分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述即反映了伟大思想家们对时代的思考,后来经人整理形成的“四书五经”可谓集大成者,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其影响远播至今。到了近现代,随着出版技术的发展,主题出版物也逐渐丰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无论延安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直至改革开放之后,主题出版物在凝聚人心、繁荣文化、推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典型作品有毛泽东所著《论持久战》,埃德加·斯诺所著《西行漫记》,罗广斌、杨益言所著《红岩》,金一南所著《苦难辉煌》等。
主题出版并非中国仅有,而是遍布全球。例如,19世纪40年代后的欧洲,马克思、恩格斯两位巨擘结合当时的工人运动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其代表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的丑恶面孔,为广大无产阶级追求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最重要的主题出版著作。
今天所说的“主题出版”,其正式的渊源可追溯至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2003年开始实施的主题出版工程。其工作定义为“主题出版是指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一些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节庆日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此后,中央宣传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每年定期公布当年度入选的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并给予基金申报、宣传报道、展示展销等方面的支持。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导下,主题出版更是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众多出版单位纷纷将主题出版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精品力作频出。十九大之后,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内涵持续丰富、升华,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初露端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了一大批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经历和思考都成为主题出版选题的重要来源。由中央电视台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的《开讲啦》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在青年群体中颇受欢迎。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