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中国电影如何打动海外观众

编辑:佚名 来源:光明日报 更新于:2016-6-21 阅读:

  另外,进行跨文化传播,情感安慰、人性关怀是能够降低文化折扣的有效方式。比如,中法合拍片《夜莺》在国外上映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给不同肤色的老年群体带去了温情脉脉的人性关怀,将传统和现代中国真诚地呈现给国际社会。再比如电影《洋妞到我家》,将家庭伦理观念、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置于故事的核心地带,在情感慰藉中获得了其乐融融的审美效应,同样让外国观众感同身受。

  总之,中国电影的评价标准不是一句空话,应建立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基础之上。它既源于对传统和现代中国故事的创造性表达,又成形于永不懈怠的坚持之中。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国产电影话语权和解释权的最终确立。到那时,电影标准的“西学东渐”,就会在剧情逆转中走向“东学西渐”,那将是一场标志性的文化事件。

  单枪匹马冲锋不如集团化突围

  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方式有千条路万条路,但最重要的前提是要苦练好内功。为此,我们首先应在电影创作的生产要素配置方面下足功夫。目前,中国电影人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以致冯小刚、张国立等人欲创办电影职业学校来提升电影创作队伍的水准。可见,中国电影要成功走向世界,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得来一场革命,因为精益求精和专业精深的“中国创造”,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一条必经之路。如果不熟悉国际视听语言,不了解全球文化潮流,没有系统的专业训练,创作出的很可能是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不仅无法征服国际社会,甚至无法获得国人的认可。

  其次,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是“走出去”的关键。一些大导演携片四处奔走游说的努力固然令人感动,但单枪匹马地冲锋总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单靠个人推动作品“走出去”的困境必须改变。今后,专业化、集团化和规模化,应该是国产电影“走出去”的主要方式,一些大型影视集团将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要推手,所以我们要孵化和支持一批足以与好莱坞公司相竞争的跨国影视公司。

  再次,进行全球化合作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终南捷径”。目前,不少国外顶级影视公司都在寻求和国内影视公司进行合作,这种合作其实是欧美电影“走出去”的重要策略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电影若想顺利打入国际市场,更要积极主动寻找跨国合作,在合作中做到“以我为主”,而不是自以为是,最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

  当然,国产电影“走出去”还离不开对国内观众的培养和塑造。历史证明,只有拥有一批伟大的电影观众,才能造就一批伟大的电影大师,进而激励他们创作出一批伟大的电影作品。我们的电影观众,应该怀着朝圣的心态走进电影院,应当怀着和艺术倾诉衷肠的情怀观看电影。倘若我们的电影观众只懂得嬉笑怒骂,不懂得诗意和远方,中国电影的“走出去”之路只会遥遥无期!
12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