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服务高端论坛:出版业如何把握知识服务契机转型升级?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8-7 阅读:
在知识服务中更强调服务,在服务中更强调互动的产品,产生的附加值更高。建知(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枫介绍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图书是知识服务的入口,通过这些入口汇聚了很多社区,为社区用户进行服务,是建工社和建知公司开展知识服务的特点。例如,建工社的“I施工”,将100本图书、标准规范和视频汇聚一起,形成施工专业内容知识平台,服务于3000万施工人员。
以用户需要的方式呈现内容
《2017—201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知识变现的方式将更加多元。未来一年,将有越来越多“内容+服务”的知识付费模式和产品形态涌现。新风口、新热点仍将频繁出现,在形态和模式迭代更新之外,内容成为知识付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种形势下强调内容深耕,出版社不仅要保证内容有深度与价值,更需要将优质内容以用户更加喜欢、需要的方式予以呈现。
冯宏声分析说,知识服务关注的是如何将最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进行准确的表达,并且以最小的衰减程度实现传播,出版社为此要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工艺流程。
“做知识服务,更需要去解决用户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方正电子数字出版与教育产品事业部产品总监周坤分析当今出版社知识服务的产品形态,提出了四个阶段发展的路径。他建议第一阶段,做内容服务,挖掘核心优势产品和优势资源、渠道,形成产品并获得用户;第二阶段,要提供场景服务,以用户需求为主体,满足用户需求,提升使用者的活跃性、依赖感,这对于出版社来说是难点;第三阶段,激活知识使用者的知识需求,让用户在平台上得以表达,把生产者也会聚而来,满足生产者的需求;第四阶段,以多形态知识产品为主的知识、生产、运营的整合体系,在前几个阶段完成后,逐渐得以建立。
从调查数据切入分析,张立认为,传统出版单位在转型时对于用户关注不够,对于用户碎片化时间使用和利用不够。目前,出版业知识服务产品形态还偏单一。他建议出版社在面向知识服务用户进行拓展时,也要关注商业模式创新探索不足、战略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不够等问题。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