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书市轮回的背后 插上互联网翅膀的图书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7-24 阅读:
散发着墨香的图书,遇到酷炫的互联网科技,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7月19日,第2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22年之前,彼时还称为“全国书市”的书博会,在深圳引发“万人空巷”的场景,成为改革开放历程中城市文化繁荣的重要见证。时隔22年,当年的“全国书市”重访的深圳,已是赫赫有名的“创客之都”,创客的特征正在改造传统的出版业。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业已经插上了高新科技的翅膀。如果说图书电商是互联网+出版业的1.0时代,那么时下正是互联网技术多场景、全链条融入出版业的2.0时代。24小时无人值守书店、变看书为“听书”的网络平台、与视频演示相结合的儿童书籍阅读,一批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出版业“产品”,成为书博会抓人眼球的亮点。
22年书市轮回的背后
书博会开幕当天,尽管深圳当日有高达31℃的高温天气,但是难以阻拦深圳市民前来“淘书”的脚步。7月19日开幕当日上午8时许,记者查询市民预约的网上平台发现,当日至闭幕的免费入场券已经被争抢一空。深圳会展中心的现场人头攒动的场景,亦验证了网上预约的火爆。
书博会是我国出版界三大国家级展会之一,始于1980年的“全国书市”,至今已是第28届。当日开幕的书博会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7月19日持续至22日,展览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除了深圳会展中心这一主会场外,深圳还在罗湖、南山等市区分设5个分会场,总共展销图书100万余册,组织活动400多场。
从深圳会展中心主会场的情况看,这样的“供应量”对得起热情的深圳市民,以及从周边城市赶来的“淘书者”。
有家长带着小孩穿行在书海和写着“七折”的促销招牌间,细心挑选图书。一名正在挑选图书的家长告诉记者,刚好是暑假,可以给小孩挑选些有趣的课外书,而她本人也有买书的需求,她业余已形成阅读的习惯。
这样的场景与22年前的深圳遥相呼应。
1996年11月,第七届全国书市在刚刚建成的深圳书城罗湖城开幕,收获深圳市民热捧,当年创下销量最大、订货量最多等七项纪录。让彼时被称为“文化沙漠”的深圳掀起读书热潮。全国书市引发的读书热潮,推动深圳市委、市政府创办读书月,后来又提出文化立市、文化强市等战略。
本届书博会的执委会副主任、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书博会选择在深圳这座热爱阅读的城市举行,是对深圳全民阅读发展和文化创新成就的肯定。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