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互联网”科技元素闪耀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7-24 阅读: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提升,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读者阅读需求多元化,传统出版业在探索如何以电子书、数据库等数字方式提供知识产品方面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圳作为创新科技之城,本届书博会强调创新出版,突出载体创新,不仅采用了一系列的新科技、新技术,还举办“对话大数据中的城市阅读”“想象力的表达:科幻创作与出版对话”“AI赋能出版—探索与创新”“智能化与书业融合发展创新论坛”等系列饱含创新元素的活动。可以说,“图书+互联网”是本届书博会的一大亮点。
运用新载体推动内容创新
近年来,传统图书出版和数字出版正在加快融合。据《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5720.85亿元,比2015年增长29.9%。到2016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累计用户是16.73亿人(家/个),包含了重复注册和历年尘封的用户等。而据《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52亿元,较上年增长26.7%;用户规模近4亿。由此可见,当传统的纸质图书,遇到酷炫的互联网科技,图书出版的前景令人大为期待。
在阅读方式网络化、数字化的新时代,许多出版社致力于运用新载体、新手段,推动内容创新、产品创新,以多元化的优秀作品,引导全民阅读习惯,辽宁出版集团就是其中之一。其诸多出版融合发展的新成果为本届书博会注入了活力十足的新元素。以“互联网+”新技术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辽宁教育出版社与辽宁鼎籍智造传媒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传播数字化出版工程”目前已经完成技术开发和产品植入。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VR超级看:环游地球八十天》用3D互动、AR、VR的炫酷科技,颠覆传统阅读体验;辽海出版社《八斗斗AR科普探索系列丛书》用三维动画形式展现科普知识,AR中英文点读和3D打印模块更增加了阅读体验;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经典故事场景妙音版”系列、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小布老虎有声童书”系列都成为数字出版的热点产品,等等。 由辽宁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带来的“脉望中华传统文化平台”引人注目,此次借书博会之势,邀约行业内外近二十家合作机构在深圳签约,并宣布正式启动平台运营,该平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传播数字化出版工程”项目的主体核心业务。
出版阅读更添生机与活力
当图书插上科技的翅膀;当书不仅能“看”,还能“听”,更能“演”;当图书与大数据、媒体融合、直播相关技术不断相遇,已然利用互联网为大家展现了另一种生态,让出版阅读更添生气与活力。在本届书博会上,有声书、视频书、APP平台的产品并不少见,其内容生产模式,正在被出版界积极创新探索。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