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鲁迅影集》出版:呈现鲁迅生命中的有趣瞬间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5-22 阅读:

想象髭

鲁迅的胡子很有特点,黄乔生也分享了一则鲁迅胡子的故事,鲁迅从日本回来以后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他的胡子是两个尖上翘的,他坐船时,一个船夫因他的胡子误将他认为成日本人。鲁迅被议论后很难过,他说:“大约在四五年或七八年前罢,我独坐在会馆里,窃悲我的胡须的不幸的境遇,研究他所以得谤的原因,忽而恍然大悟,知道那祸根全在两边的尖端上。于是取出镜子,剪刀,即刻剪成一平,使他既不上翘,也难拖下,如一个隶书的一字。”就这样,他的胡子定了型,后来一生坚持是这个样子,这个不中不洋的样式,算是鲁迅式。

隶书的一字胡

鲁迅在杭州、绍兴教了一段书后,正好中华民国成立,南京政府需要人,许寿裳就推荐他。鲁迅到了中华民国教育部,刚开始是职员,后来教育部迁到北京,他在袁世凯政府里面是一个科长。后来,鲁迅慢慢有了名声,写写文章成了文学家,又成了北京大学的讲师、师范大学的教授,也到了厦门当了国学院教授。

鲁迅在广州和厦门时是他比较愉快的一段时间,在八道弯的时候,他和弟弟周作人闹矛盾后被赶了出来,在砖塔胡同住了几个月,那时候,他觉得没有什么前途。但经过一番《野草》的这种心灵的波涌,或者说在纠葛、悲愤等各种情绪过后,他逐渐走了出来。他能够走出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许广平的恋爱,他们恋爱后到了厦门,鲁迅很开心,又是跑到坟地照相,又是摆各种姿势。

黄乔生介绍,这张是在厦门时候照的相,比较开放。那时候追求意境和名士气。鲁迅带着几个文学青年到厦门大学旁边的坟堆玩儿,照了一张相,在相上题着“我坐在厦门的坟中间”。这张照片准备放在《坟》的卷首,很有意思,他的右手靠着的这块墓碑上面有一个字很有意义——“许”,许广平的“许”,他还把这张照片寄给了许广平。

关于服装设计,前面说到中国人总没穿的。当时鲁迅就遇到这个问题,穿西装,好多人指指点点你崇洋媚外,穿长袍马褂又是满族的衣装,不能穿。鲁迅干脆自己设计了一个。鲁迅设计过北大校徽、国徽,设计过西三条的小院子,还是自己亲自画的图。

下面这件外套就是1911年鲁迅自己设计的。当年5月去日本看望周作人时,他穿着这件外套在东京照了两张像。许寿裳回忆说,鲁迅“后来新置了一件外套,形式很像现今的中山装,这是他个人独出心裁,叫西服裁缝做成的”。

相比于正襟危坐的照片,鲁迅也喜欢随意拍摄的、比较活泼的,他对于“摆拍”也发过自己的议论:“愈是无聊赖,没出息的脚色,愈想长寿,想不朽,愈喜欢多照自己的照相,愈要占据别人的心,愈善于摆臭架子。”

1234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