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公投后,英国影视产业将开始水深火热
编辑:佚名 来源:网易新闻学院 更新于:2016-6-28 阅读:
随着英国脱离欧盟公投投票结果底定,隔天许多英国朋友表示伤心难过悲痛。有一位在BBC(英国广播公司)伦敦总部的器材相关部门工作,公投确定后递出辞呈了。他接着说的一番话给我的感受甚至比英国首相递出辞呈更深刻,他在社交网络上激动地说:“本来这边已经够水深火热了,天天人事大异动,现在离开欧盟后,更是雪上加霜,真的不能待了!” 1、英国影视的产业链现状 一般人大概很难想像,在全世界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英国公共电视BBC,怎么会让员工有如此的评价?其实近年来,受到网路、新科技和社群媒体崛起的影响,全世界的传统电视都受到极大冲击,英国的BBC当然也不例外,尽管仍努力推出不少优质的时事议题节目和自然生态纪录片,但这几年关于自家的新闻,几乎没有什么好消息。 截至目前为止,BBC新闻部门已经透过裁员、优退和各种方式节省了将近5百万英镑(约人民币4千万元),但今年3月又公布,未来4年内BBC新闻的营运(全球约有7,400名员工)必须要再节省8千万英镑(约人民币7亿元),不只新闻相关营运费用和人员数量要大砍,整体BBC预计到2022年左右,希望能够完成省下5亿5千万英镑(超过人民币49亿元)的超级任务。 BBC这一连串的瘦身计划,当然跟新科技崛起以及英国财政不佳有很大的关系,不断地裁员和缩减,内部工作人员早已人心惶惶。另外,就内容制作面来看,BBC长期透过国际合制(international co-productions)模式,也就是结合多方资金,共同制作与推出高品质与高预算的影视内容,再依照每一个参与方不同的投资比例,分配播映地区、播映顺序以及后续的版权收入分润等。以现在全球电视不景气的情况,BBC一个小时的非戏剧影片,例如自然生态或史诗纪录片的预算大约是人民币8百万元以上。 国际合制案的参与者(co-producers),常见的有各国电视台(比如英国BBC和美国PBS)、政府单位、民营单位、国际组织等。如果是高预算的国际合制案,参与的各方要对内容大纲、拍摄脚本和执行流程达到共识,此外还要费时旷日地进行与创意无关的“商业事务协商”(businessaffairs negotiation)和“合约制定”(legal & contracting)等繁琐细项的讨论。 2、英国脱欧破坏规则平衡 英国脱欧后,原本已建立起的影视产业链成功模式将会因此受到影响。 BBC、英国各家电视台内部,以及英国的外部制作公司和独立制片、编导,早已经熟悉欧盟各国不同“投资部门”(funding agencies),现在让人担心的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筹资生态圈”(funding ecosystem),有可能风云变色。更令他们担心的是,与各国发行商和各国政府补助机构的关系,是否会因此生变,特别是欧盟针对创意产业的税赋减免政策和补助方案,都将重新受到检视。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