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动漫游戏和影视游戏各自的差异
编辑:佚名 来源:搜狐 更新于:2016-2-16 阅读:
首先是IP的选择上。近几年国内院线的票房屡屡攀高,但与之共生的则是高票房低口碑的“过亿烂片”比比皆是。电视剧方面则是针对年轻群体的作品较少,能像《花千骨》那样在网络上形成热潮的剧集则更是凤毛麟角。在游戏市场上,优质的影视IP未必就能让游戏玩家掏兜买单,这使厂商不得不在甄选IP环节投入更多资源。而动漫则与游戏同属二次元ACG文化,甚至很多动漫受众本身就是狂热的游戏玩家,在这一点上动漫显然有着天然的优势。
其次是IP的热度上。就国内环境而言,一部播放两个月的剧集能够维持半年的热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电影的IP热度则还要更短一些,这显然不利于游戏产品的长线发展,《花千骨》即是最好例子。即便是游戏行业非常发达的欧美地区,也往往只能采取游戏稍早于电影上线的策略,去尽可能地延长游戏寿命。而目前日本动漫的主流作品都是周更,不长不短的间隔可以有效维持IP热度,加上各种剧场版和衍生商品的催热,使得作品在连载期内很少出现冷场。譬如《航海王》的动画完成度目前接近80%,对于游戏IP来说,仍是助力的利器。
在改编难度上,动漫IP也具有一定优势。受限于表现手法的差异,很多重量级影视IP较难找到合适的游戏类型。像《港囧》和《甄嬛传》这样的顶级影视IP号召力当然很高,但是要改编成合适的游戏产品还是难度颇高的,那些婆媳剧就更不用说了。而动漫手游则只要符合原著的世界观和人物设定,各种类型的游戏产品都能够与之匹配。
总体而言,影视IP拥有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和社会影响力,动漫IP则拥有更长的热度和与游戏产品的匹配度,相近的文化属性也让游戏用户对动漫IP的接受程度更高。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