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郑州影视产业发展亮点多

编辑:佚名 来源:郑州日报 更新于:2015-12-23 阅读:

  微电影成“最亮的星”

  据了解,2015年,郑州微电影作品达到了两百余部,相较2014年的50余部,呈现井喷式的发展。

  除了量的增长,在“质”上,微电影创作的内容日趋丰富、成熟。“微电影的创作者开始理性思考微电影的健康发展,不再一味地将目光放在与商业的结合上。”尚蔚介绍,郑州的微电影创作延续了郑州大电影主旋律创作优点,产生了关注根亲文化、黄帝文化的微电影《回家》《全家福》《太极寻踪》等;也有关注社会公益、廉政建设等内容的微电影《公烛》《一清二白》等。在创作上角度新颖,立意不俗——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成了2015郑州微电影创作的亮点。

  年初的“根亲中国”微电影大赛、年末的郑州首届微电影节在引导郑州的微电影创作良性、健康发展上起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更为难得的是,郑州市民参与到微电影的发展中来,影视艺术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不再是雾里看花,仅郑州首届微电影节就有2000多名市民参与其中,良性互动丰富着郑州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动漫逆境中求发展

  郑州的动漫产业在2015年遭遇发展拐点,记者从郑州市动漫行业协会获悉,今年郑州动漫行业在理性的回归和沉淀中,靠着郑州动漫人不懈的努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黄帝史诗》《共产党员是怎样炼成的》《心灵上的中国》《山海奇谈》《二兔大梦想》《小猪飞飞》等一串响亮的名字见证了郑州动漫人的坚持。

  值得一提的是,《黄帝史诗》登陆中央电视台,《小猪飞飞》第二季延续第一季良好口碑,郑州动漫创作在行业转型中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

  理清思路勇创未来

  “面对2015郑州影视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我们更应该冷静地看到我们的不足。”尚蔚说,应该客观地看到,截至目前,郑州的影视企业方面,缺乏能够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影视人才方面,郑州还缺乏有实力、影响力的大导演、名演员;在影视衍生产品的开发上,有关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影视产业链条还很单一;厚重的中原文化有待影视创作进一步地挖掘、整理、发扬。

  2015年,郑州的影视行业在调整中理清方向迈步前进,郑州的影视行业在一步步规范中丰富着自己的产业链,从单纯的摄制,到如今的发行、创意产业一条龙。2016年,以反映郑州近百年历史、再现豫商精神的电影《百年德化》;以致敬经典、发扬戏曲文化的戏曲电影《新墙头记》为代表的一批影视剧将投拍。此外,郑州影视企业走出国门同韩国影视企业的合作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明星云集的《第一大案》计划2016年上映,蛰伏了数年的郑州影视必将在明年有更大的发展。

12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